练习题目 共10题
1

魏征曾对唐大宗李世民说:“嗜欲喜怒之情,贤愚皆同。贤者能节之,不使过度:愚者纵之,多至失所。”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(    )


2

某历史人物曾遇到的一个场景是:前有大河,后有追兵,此时该人物面临的动机冲突类型是(   )


3

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,新生儿已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,即( 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 愉快与惊奇

  • B.

    愉快与悲伤

  • C.

     愉快与厌恶

     

  • D.

    愉快与不愉快

4

人们欣赏名画《蒙娜丽莎》时,陶醉在“永恒”的微笑中,感到非常愉悦。这种情感属于( 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道德感

  • B.

    理智感

  • C.

    美感

     

  • D.

    自豪感

5

在孩子哭闹后,让他想一想这样哭闹好不好。和小朋友为玩玩具发生争执时,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对不对,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这采用的是( 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转移注意法

  • B.

    冷处理法

  • C.

    想象法

     

  • D.

    行为反思法

6

对于正处于哭闹的幼儿而言,成人帮助其控制情绪的最佳方法是(  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冷处理法

  • B.

     转移法

  • C.

    反思法

     

  • D.

    自我说服法

7

某幼儿园训练刚入园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“早上好”,下午离园时说“再见”,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“再见”,而说“早上好”则较晚才学会,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,这是情绪的(   )的体现。


  • A.

    动机功能

  • B.

    组织功能

  • C.

    信号功能

     

  • D.

    感染功能

8

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,对回答果十分关心,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、满足或失望、满等情绪。这表明此时期的幼儿已明显出现了(  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道德感

  • B.

    美感

  • C.

    理智感

     

  • D.

    自我效能感

9

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,这主要是因为幼儿(  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道德感的发展

  • B.

    羞愧感的发展

  • C.

    美感的发展

     

  • D.

    理智感的发展

10

“忧者见之则忧,喜者见之则喜”说的就是( 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心情

  • B.

    激情

  • C.

    应激

     

  • D.

    心境

答题卡
1 2 3 4 5 6 7 8 9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