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习题目 共10题
1

教师讲课时,声音抑扬顿挫,富于变化,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(    )


2

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偏好描述,不正确的是(   


  • A.

    偏好复杂的刺激物

  • B.

    偏好直线对于曲线

  • C.

    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模式

  • D.

    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

3

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,一遍弹琴,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。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( 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注意的范围(广度)

  • B.

    注意的稳定性

  • C.

    注意的分配

  • D.

    注意的转移

4

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(   )。


  • A.

     注意的范围(广度)

  • B.

    注意的稳定性

  • C.

    注意的分配

  • D.

     注意的转移

5

在教学的过程中,在呈现挂图或者其他直观教具时,同时出现的刺激物的数目不能太多,而且排列应当规律有序,不可杂乱无章,这是在教学中考虑到幼儿注意(    )品质的特点。


  • A.

    注意的范围(广度)

  • B.

    注意的稳定性

  • C.

    注意的分配

  • D.

    注意的转移

6

  )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多,而在同样条件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。


  • A.

    定向注意 

  • B.

    选择性注意

  • C.

    无意注意

  • D.

    有意注意

7

酒香不怕巷子深”说明客观事物的(   )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。


8

老师要求学生看屏幕,辨认即将出现的图形时,学生就会注意屏幕,期待图形的出现,此时的注意是(   ).


9

李老师正讲课时,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,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。这种现象属于(   )


10

  )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功能,是感知觉、记忆、思维等心理过程和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,它对儿童感知觉发展、记忆发展、坚持性发展及幼儿的学习都有重要影响。


  • A.

    注意

  • B.

     认知

  • C.

    情感

  • D.

    意志

答题卡
1 2 3 4 5 6 7 8 9 10